一部屬於任何人的愛情魔幻戰爭小說

 

人類學習與認知(一)

科目:人類學習與認知(第一次作業)

一、「學習」對你而言是什麼?請以第一章「學習如何學習」的閱讀心得為論述基礎,來說明
你的看法。
  ()態度決定一切:
    1.我們都知道,人類所擁有的理性並非純粹的理性,在理性的運作之外,情意成了
     學習與成就的關鍵。情意含括情緒、動機和態度等,我們學習事物的好惡,完成
     學習的動機,以及堅持的程度都會影響我們投入學習的時間,並決定我們認知能
     量投入的方向。
    2.我們都了解,缺乏情感的學習不是真正的學習,既然身為人,就不可能將認知與
     情意分開,除非學習的經驗和個人的意義結合,否則就不會有意義的改變。
    3.學習這件事,情意的面向從來都不是次要的。心理學家的研究告訴我們,孩子主
     動發自內心的動力,是成功的最重要條件。反觀現在的小朋友,要學習的東西太
     多了,父母很難不去催促小孩學習,但是一個在父母催促下的孩子,缺乏機會自
     己催促自己,一旦離開父母,孩子可能不知道如何催促自己學習。
  ()人人都需要終身學習:
    1.這個變遷快速的社會,可說是「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」的知識不穩定時代,這也
     讓我們清楚認識,「讀書」並非等於「學習」的全部。過了學校教育的階段,我們
     很少問自己或朋友「今天學到了什麼?」,在強調學習型組織的社會氣氛下,學習
     是終身的,「活到老,學到老」不應該只是一句口號。
    2.以往認為兒童在學校的學習重點是在讀、寫、計算等能力的培養,現在則認為兒
童的學習必須強調「帶著走的能力」,學會閱讀不是重點,重要的是能夠批判性的
思考,清楚有說服力的表達能力,「學習如何學」才是學習的最終目標。
  ()總結:
    1.學習並非知識碎片的堆積,也不是複製的產品。學習是一種成長的歷程,每一次
     學習都會讓我們更有能力認識、適應並創造環境,而且「青出於藍,更勝於藍」。
    2.當社會的變遷逐漸加速,溝通的工具與方法日新月異下,我們的學習方式勢必會
     隨之改變;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複製前人的知識,而是創造知識。
    3.最後,我們可以體認到,學習無可避免的是未完成且持續的終身歷程,未來的世
     紀是屬於終身學習的世代,知識是資訊經濟的廉價品,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以及
     學習如何自主的學習才是無價的。

二、「學習是神經元學會反應」,請說說看:天生腦神經受損的人,有機會恢復功能嗎?請參
考本課程數位教材「21」學習的意義」小純的故事來回答本題。
()小純的故事:
  小純是一個腦部嚴重受損的幼兒,出生時即不會哭、不會看、不會所有的動作,不
  過小純的母親並不放棄小純,每天持續的幫小純按摩全身,並積極教導小純日常生
  活的事務,並在小純能自主走路時,將小純送到一家特殊幼稚園,期待小純天生即
  受損的腦神經得以恢復正常的功能。
()天生受損的腦神經有機會恢復功能:
  1.就以小純的例子來說,小純雖然腦部嚴重受損,即便他的大腦失去正常的視覺、
聽覺、動作區的活動,但小純仍然可以走路、看東西和聽見聲音,因為這些功能
仍由大腦內部運作尚屬正常區域的神經網接管,恢復關鍵可能在於腦幹區域。
    2.腦幹猶如總開關,是一切大腦活動的中樞。腦幹軸突遍佈大腦,刺激的結果產生
     電子脈衝傳導,加強大腦的活動。小純的母親盡可能的提供剌激,小純在進入幼
     稚園後,更不斷的重複爬行之類的肢體動作,治療師相信這些方法能刺激腦幹,
     從而改善腦恢復的狀況,而小純也展現出驚人的進步,這正是年輕大腦具有強韌
     恢復力的明證。
    3.幼兒大腦恢復力勝過成人的原因何在?部分是因為孩子大腦的發展彈性較大,年
     輕大腦可迅速重新連結神經元的能力,乃是復原的關鍵要素。

三、什麼是「工作記憶」?你從本課程數位教材「3-1-2工作記憶測驗」的單元遊戲中,獲
  得了什麼啟示?
  ()工作記憶的意涵:
    1.工作記憶從名詞上來看,指的是主動性的工作、忙碌的自動化歷程,是將我們過
去的記憶和新的經驗結合的暫時性工作平台。
    2.工作記憶是指工作記憶是一種較短時間範圍的記憶形式,是從長時記憶中提取出
來的,存在著一個分離的記憶結構,工作記憶依賴於大腦前額葉皮層神經環路的
功能,尤其是谷氨酸神經元與多巴胺神經元之間的平衡。巴德利和希奇認為,工
作記憶具有加工處理信息和存儲信息的雙重功能,影響人的許多複雜認知活動。
  ()從數位教材單元遊戲中所獲得的啟示:
    1.工作記憶既然是暫時性的工作平台,維持的時間當然是相當的短暫,一般而言都
     不會超過1520秒;而且它同時可以處理的訊息量也受到相當的限制。
    2.工作記憶是短期記憶的心理運作層面,用來儲存及提取短期記憶的訊息,以激發
長期記憶的運作。就好像是電腦的RAM,不可以同時開太多程式。
    3.工作記憶的重要功能在於,運用適當的策略來幫助汲取的訊息在短期記憶庫中保
持活躍。

四、為什麼說「觀念的前提比邏輯推演的完美更重要」?請根據第四章「推理與決策」的閱
  讀心得為論述基礎,來說明你的看法。
  ()邏輯推演須考量情境:
    直觀法則與續擴衝突的研究,打破了我們對人類邏輯理性思維過度樂觀的看法。在
    日常生活中,我們都深信自己的判斷能力,所做的決策一定都是有利於自己的目標
    的,可是大部分的人,每天還是因為決策失誤而損失時間、戀情或金錢。所以,研
    究者告訴我們不同的情境下,我們依據思考推理的準則是不同的。
  ()現實生活中難以獲得完整的訊息:
    1.人的理性推理應用,或許實際上並沒有這些實驗室中研究結果所認為的那麼悲觀,
     因為現實生活中的決策和實驗室中的決策有很大的不同。
    2.現實中,我們常常不得不根據不完整的訊息以及大量多餘的訊息而做出決策,並
     非像實驗室中的嚴謹控制,也許在現實生活中很有用的決策策略,到了實驗室就
起不了作用,而實驗室中的推理錯誤,或許就是來自大部分的人把日常生活中使
用的機率策略,應用到實驗中而造成的結果。
  ()總結:
    許多有智慧的人都知道,只要基本的觀念前提把握住了,任何的資料或證據都可以
    很技巧的配合這個觀念的邏輯安排,也就是「自圓其說」。邏輯結構的重點是在湊合
    闡述一個主旨或觀念,觀念有所偏差,無論其邏輯多麼嚴謹,都是無效的。

五、如果說「了解問題解決的關鍵歷程,可以提升個人的問題解決能力」,你同意這個說法嗎?
學生同意「了解問題解決的關鍵歷程,可以提升個人的問題解決能力」這樣的說法,說
  明如下:
  ()不要急著解決問題:
    了解真正的問題所在,才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關鍵。要能夠適切的解決問題,就得多
    花時間研究問題,而不是解決表面上的問題。
  ()從不同的角度改變問題的定義:
    1.要花時間研究問題,具體而言,就是從不同的角度重新看問題。許多問題難以解
     決,大部分是來自解決者對問題心存既定的「心向」,而造成思考上的功能固著。
    2.當面對新的問題,有了既定的問題「心向」,會固定使用以往認為有效的策略,而
     忽略新問題的特殊性。想要突破既定心向,最好的方式就是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定
     義問題。
  ()設定次目標縮小問題空間:
    當問題太大或者不熟悉的狀態下,我們很容易流於隨機的嘗試,或者亂了陣腳。在
    這樣的狀態下,最有效的方式,就是設定次目標,縮小目標和現狀間的距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