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部屬於任何人的愛情魔幻戰爭小說

 

親職教育(一)

科目:親職教育(第一次作業) 


一、解釋名詞
  ()親職教育:
    所謂親職教育,是指以不同形式的教育方案和活動,教育或提供學習資訊給為人父母者、
未來將成為父母者與幼兒實際照顧者,以提升父母親角色責任和教養子女的能力,成為有
效能的父母親,滿足子女的發展需求,培育身心健全的下一代。
 ()豆莖式家庭:
    所謂豆莖式家庭,正好與過去金字塔形式家庭相反,指的是年紀大的「祖父母世代」人數
較「父母世代」多,而「父母世代」的人數又比「孫子女世代」多的家庭結構形式。而雖
然生育少,造成每一世代的人口數不多,但由於壽命延長,使得家庭中的代數增加,使家
庭人口結構就像一串細長的「豆莖」般。
  ()文化反哺:
    請謂文化反哺就是子女反過來協助父母社會化的「反向社會化」。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現代
社會中,年輕人對新的事物,通常有較高的敏銳度與接受能力,若他們將學會的新技能、
新知識、新價值觀與父母分享,幫助父母與社會變遷接軌,此種向父母回饋的過程就稱之
為「文化反哺」。
 ()共依附父母:
    所謂的共依附父母,是指與子女間產生糾結不清的情感互動現象,這些父母的特性之一是
在情感上隨著子女起舞,以子女為生活的重心,久而久之,忽略自己的情感需求,就像直
升機父母常有的現象,想要為子女提供即刻的服務。
  ()微視系統:
    微視系統是指,個人面對面接觸或直接參與的人或事,與個人的接觸最為直接也最為頻繁,
   因而對個人的影響最大、最深遠。例如家庭、學校、街坊鄰里、同儕團體或宗教團體等。

二、請說明生命歷程理論如何為親職教育提供理論基礎?
  生命歷程理論結合了微觀與巨觀的心理學與社會學論點,期待從個體發展與社會脈絡,給親職
  教育帶來一些開創性的觀點,說明如下:
  ()生命全程發展準則:
    從生命全程發展準則可知,父母親對子女的影響是一輩子的,子女早年的生活經驗,深深
    影響其生命軌跡的建構。例如,研究發現父母離婚對子女帶來的負面影響,可能不僅止於
    離婚的前幾年,子女在成長期後也可能有較多的憂鬱和沮喪。
  ()行動力準則:
    從行動力準則看親職角色對子女的影響,可以了解當兒童、青少年甚至成人,在遇到困難
    時,能否積極面對以解決問題,與他年幼時感受到父母面對困境時,是否能展現積極的行
    動力有很高的關聯。
  ()時間和空間準則:
    從時間和空間的準則可知,父母的成長生活脈絡與子女並不相同,但是父母所成長的環境
    影響了他們的教養觀念、教養知能,因而難免與子女間產生代溝。所以父母在執行親職角
    色的歷程,必須不斷的了解與學習社會的變遷,而子女也宜了解父母成長的時代背景,親
    子之間才能相互接納與包容。
  ()時機準則:
    從時機準則來看,父母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,必須把握子女發展的關鍵時期,不能揠苗助
    長,也不能錯失良機。同樣的,成為父母的時機對子女也有影響,年紀太輕生育,自己的
    心智尚未成熟,更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照顧子女,對子女的發展將會帶來負面影響。
  ()生活連結準則:
    生活是相互依存的,與個人生活相互依存的因素包括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等。在時間和空
    間準則中,強調的是環境脈絡,也就是人與環境的連結,而生活連結準則特別強調與人的
    連結,所謂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就是生活連結的寫照。

三、親職工作上常見的錯誤認知有哪些?何是家長應該具備的合宜觀念?
  ()親職工作常見的錯誤認知:
    1.當父母並不需要學習:
     早期社會將親職視為自然天成的結果,是個體必然經過的人生階段,認為親職教育知識
     可以無師自通,這種觀念相當難以改變。事實上,根據內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,家長對
     兒童施虐的原因中,以缺乏親職教育知識為第一位。可見現代父母若沒有學習,只憑自
     我感覺隨性而為是非常危險的。
    2.應該事必躬親的快捷父母:
     部分的父母,持有凡事都要清楚且可掌握的想法,把孩子的事情攬在身上,將孩子的發
     展與自己的生活緊緊相繫。這使得生長在這些家庭的子女,沒有發展獨立生活能力的環
     境,成長後就可能面臨嚴重的適應困擾,所以「快捷父母」極可能造就「無能子女」,
     對親子雙方來說,都是慘痛的代價。
  ()親職工作應具備的合宜觀念:
    1.父母親是需要終身學習的課題:
     父母親是需要學習的,沒有人生下來就能熟練於照顧與教養孩子的事項。社會變遷迅速,
     我們不可能僅憑藉自己的成長經驗來養育孩子,再則隨著孩子成長,親職任務也會有所
     變動,家長必須因應孩子不同發展階段調整與孩子互動的方式,這些都是需要學習的。
    2.沒有完美父母但有盡責家長:
     父母必須了解到自己不是全能的,面對孩子身心各方面的需求時,可能常會出現不能及
     時滿足子女需求的情形,這時我們可以尋求協助,或透過學習獲得新的智慧與能力,讓
     自己有機會修正不適任的親職表現,扮演盡責的家長。
    3.愛「有原則」,用對的方式愛孩子:
     父母因為提供「易開罐式」的愛(廉價、易得而且隨取隨有),這種只要孩子有需要就
一定送上門的服務,引發出孩子更多的負面性格。因此在付諸關愛行動之前,家長應該
要學習先確認「孩子是否真的需要」,還是家長「一床情願」的付出?不要讓孩子因父
母的錯愛,掉入不負責任、沒有理性情緒的成長黑洞中。
    4.欣賞並接納孩子的個異性:
     孩子並非成人的縮小版,先天的氣質常讓孩子具有個別性,家長若是一昧的強要子女唯
     命是從,往往只會招來更多的親子衝突。例如個性比較急的家長,面對性情較為溫吞的
     子女時,會急於催促孩子行動而弄僵了親子情感。因此在教養相關的研究或是書籍中,
     總會提到必須根據子女的氣質與特性調整教養方式。

四、針對當前青少年所面臨的性行為與未婚生子、物質濫用、網路成癮等危機,您認為親職工作應
  該如何做好預防及因應?
  ()性行為與未婚生子:
    1.Moffatt認為,如果父母能在孩子幼兒期或學齡期就利用機會給予性教育,到了青春期,
          父母和子女討論有關性的議題即是很自然的對話,而且孩子也比較不會不好意思提出疑
問。
    2.Miller等人認為,若父母有監控青少年的活動,知道孩子在做什麼,而且不鼓勵性行
     為,加上孩子感覺與父母是親近的,則青少年子女較不會有性行為。
  ()物質濫用:
    1.所謂物質濫用是指過度或強迫性使用某種藥物,會造成對個體生理、精神、行為、學習
     、家庭、人際等方面的危害,影響個體健康、安全及幸福,甚至危害社會的運作。
    2.父母的示範相當重要,父母如果希望青少年子女不要吸菸或喝酒,基本上需先以身作則
          ,並給予子女適當的關注與自主空間,以避免孩子使用菸酒或甚至毒品作為抒解壓力的
     方法。
  ()網路成癮:
    1.所謂網路成癮係指,個體長時間沉迷於網路上,無法離開網路,成癮行為導致生活形態
     改變、影響睡眠習慣與品質、忽略健康、忽略家人、失去朋友、忽略工作與生活。
    2.父母應儘可能經營一個溫暖關愛,但仍有規範的家庭環境,給予青少年正向的支持,在
     孩子表現正向行為時給予鼓勵,讓他們願意重複正向的行為;在孩子遇到挫折失敗時
      ,不施予責罵與貶抑,而是再次給予鼓勵與支持,讓孩子及早認識自己,學會肯定自己。